通州建立“大学生村官”三级联动帮带培养体系
市县新闻:为了加强选聘到村(社区) 任职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7月22日,通州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意见》。《意见》要求,通过区级机关驻村入户的副科职及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所在镇区蹲点的同志结对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帮带、组织到新型村干部实践锻炼基地跟班学习等,扎实做好“传、帮、带”,促进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健康成长、锻炼成才。
(1)建立区级机关副科职及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区级机关驻村入户的副科职及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所在村的大学生村(社区)干部,通过定期电话联系、走访看望、面授指导等形式,加强谈心交流,每季度至少看望联系大学生村(社区)干部1 次,直接掌握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同时为大学生村(社区) 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辅导和信息、技术、资金等扶持,引导他们扎根基层、锻炼成才。
(2)建立所在镇区蹲点同志结对制度。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所在镇区蹲点联系该村的同志要与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一对一”结对,传授做好农村工作、当好基层干部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政策法制观念和组织领导能力,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3)建立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帮带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要对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手把手地做好“传、帮、带”,帮助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缩短成长周期,尽快适应农村工作。
(4)建立因人而异的长期跟踪培养制度。各镇区要结合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个人特长和培养方向,选择党务、经济、社会管理、农业、科技等相关专业业务人员对大学生村(社区)干部进行定向跟踪培养,使其尽快成为某方面工作的行家里手。
(5)建立定期赴实践锻炼基地学习锻炼制度。根据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个体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需求,分期分类从发展经济、改善村貌、倡导新风、维护稳定、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锻炼,明确其中1-2 项工作作为实践锻炼重点,力争三年内实现轮训全覆盖。
更多信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