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镇江籍生源高校毕业生共计18382人,截至11月,有16292人落实了就业岗位,就业率达88.6%。市人事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指导、就业帮扶,全年登记未就业毕业生1393名,提供免费求职培训1102人次,成功推荐落实工作岗位859人,困难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50多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特别是今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市就业岗位缩减20%,毕业生就业人数增长20%,市人事部门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民生关怀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努力完善服务体系,多方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04年成立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市长担任组长,2006年4月,进一步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有效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教育、财政、民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落实。2009年,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汇报,市委书记许津荣批示:“要求把大学生放在创业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大服务力度”,市长刘捍东明确要求为镇江籍大学生提供两次以上就业机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照煌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分别主持召开毕业生创业座谈会,为高校学子创业鼓劲。
市人事部门不负市委、市政府重托,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把2009年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年”,以1号文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大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全方位的择业服务,热点变亮点,形成了一个政策配套完善、服务务实高效、充分体现关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品牌”。
完善的政策保障服务。早在2006年,我市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相关部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可以说,2009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创新年。4月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创业大会,对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意见》,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镇江市市区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镇江市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以更实的政策措施、更多的突破创新、更大的扶持力度,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些政策措施,在延续取消大学毕业生落户限制、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税收扶持等政策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了鼓励企业招用大中专毕业生、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吸纳贫困家庭毕业生等导向性政策,更加体现服务为民、民生为本的公共服务本质。
市区所属“三新企业”(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引进一名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签订1年合同,分别一次性补贴企业和大学生个人3000元和1000元;
市区持续生产经营6个月以上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招用贫困家庭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每吸纳5人给予奖励2000元;
大中专毕业生初始创业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创业者1000元补贴;
大学生进入市级见习基地见习的,每人每月享有300元生活补贴。
……
人事部门还相继出台了为镇江籍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大学生创业保姆式服务、困难家庭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措施,提出了“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即确保镇江籍毕业生一年内享受两次以上推荐就业的机会、确保全年扶持100名以上大学生创业、确保困难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
有效的供需对接服务。为应对金融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资源和品牌优势,不断挖掘岗位需求,加大招聘密度,强化市场配置,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供需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实施“千企万岗计划”,以固定集市、毕业生专场、大型招聘、网络招聘与“百家企业高校行”赴人才密集地区组团招聘相结合,全年举办了各类招聘会290场,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次。加大招聘密度,积极打造“一周双市”(周三、周六)品牌,全年举办周三集市33场,日常化的招聘模式更加贴近毕业生求职需求。市人事部门还与国内100多个省市人才网站和高校网站联网贯通、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拓宽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渠道。
贴心的就业指导服务。处于择业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对于找工作往往十分困惑迷茫。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人事部门积极介入,不仅常年对毕业生进行免费的人才测评和模拟面试训练,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且不定期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驻镇高校召开就业咨询会,为应届毕业生解读就业政策,交流就业经验,现场解答就业问题,引导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10月下旬至11月底,人才服务中心与江苏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你点我播,真情相助”毕业生就业指导分类教育活动,共举办“如何提升就业力”、“怎样准备你的简历”、“如何从学生到员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大学生就业面试解析”、“求职礼仪和职场风范”、“职场人际关系与沟通”、“签约维权和风险防范”等7个专题的分类公益讲座25场,帮助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增进就业知识,理清就业思路,实现就业梦想。
务实的就业援助服务。为帮助寒门学子尽快踏上工作岗位,市人事部门在全市推行“五免”服务(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免费进场求职、免费人事代理、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人才测评对毕业生免费开放,实现本地生源本地就业服务零成本。积极开展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做到“三重点、三优先”:重点推荐、重点指导、重点服务,优先安排参加就业见习、优先安排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优先提供就业信息,确保不挑岗位保底就业。今年2月起,在人才集市开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区”,为毕业生就业报到、协议鉴定、求职登记、查询档案、户口申报、人事代理、职称评定、政策指导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与人才信息库贯通,探索和推行“培训-推荐-就业”工作模式,市人事部门为每名镇江籍毕业生一年内提供两次以上推荐就业的机会。市人事部门还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了镇江市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多种载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每月发布人才市场岗位需求排名情况,引导毕业生合理择业。
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同时,市人事部门倾力拓宽渠道,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工作局面。“五个一批”开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事业单位考一批。坚持将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岗位向毕业生倾斜,集中组织事业单位参与大型人才招聘会现场洽谈,全年实施公开招聘活动9次,为全市80家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毕业生221 名,占全年用人计划的70%。
骨干企业送一批。人事部门以“人才服务进千企”活动为载体,加强与“千百亿工程”等骨干企业在建重点项目的联系,定期安排专人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建立了骨干企业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人才智力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毕业生配置服务,2008年以来共为骨干企业选送毕业生1500多人。
就业见习扶一批。就业见习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尽快就业的有效手段,是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企业就业的重要措施。2008年11月,我市正式启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目前全市建立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3家,通过公开招聘、供需见面,组织467名未就业毕业生进入基地上岗见习3个月,见习期间,每位见习人员每月享受由省财政厅统一划拨的500元见习补贴,并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结束后,用人单位共计录用420人,录用率达90%。见习期间,市人事部门密切跟踪见习基地的管理,做好毕业生见习期间的考核和鉴定,及时解决见习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延伸了双向选择空间,缩短了毕业生就业过渡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自主创业帮一批。人事部门联合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创业贷款、创业奖励扶持等优惠政策,设立市区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市人事部门提供“创业保姆式”结对帮扶服务,组织开展13期800人次创业培训,全市扶持200名大学生成功走上创业之路。
农村基层选一批。2006年以来,镇江市实施农村村级组织选聘大学生工作,至2008年底共公开选拔了248名应届大学生到村和社区任职。2009年,实施省“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三年计划,又选拔了211名应届大学生到农村和社会基层。
强化领导、细化服务、拓宽渠道,市人事部门将把大学生放在创业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落实更加积极的政策,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促进毕业生快就业、多就业、就好业,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和谐共享”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