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平等的公共福利制度更有意义
主要由户口登记、迁移和居民身份证等组成的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公民社会权利共享成为时代大趋势的当下来审视,现行户口迁移管制过死,不仅难以满足公民正常流动的需要,而且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退伍安置、公务员录用等差别化的福利政策,早就成了制造城乡差别的制度性藩篱。
工作地与户籍登记地之间的分割,导致诸多弊端,阻碍了农民工以合理的价格获得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
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公众诟病。事实上,早在1992年国家就成立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并于1993 年6月草拟出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包括“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的改革目标。近年来一些地方亦实行了局部性改革,但总体上进展缓慢,原因正在于户口制度好改,但附之于上的社会福利政策待遇改革难。
可见,户籍制度改革要想切实取得成效,不能靠户口一迁了之,也不能一“剥离”了之,而要着眼于综合配套改革。不仅有赖于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等等,同时需要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能够为国民共享平等福利待遇,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制度的公正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与其把福利内容从户籍上剥离实现户口一元化,远不如建立和健全平等的公共福利制度,逐渐将福利上的差距缩小到无须借助户籍即可共享,最终水到渠成。
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