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县五里村大学生村官王波去年还在小打小闹带领30户农户养牛,今年却大干快上办起服装厂,何故?
王波说,养牛每户一年净赚3000元,在服装厂打工每人年收入至少1万元,谁都明白哪个致富效应更明显。然而去年初,村里没有现成的能人熟手,只剩下老人和妇女,服装厂咋办得起来?正发愁,机会说来就来,去年年底,不少农民工返乡,王波该出手时就出手,迅速开办服装厂,并很快招到了200名工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返乡农民工。他们在城里见过世面,在企业受过严格培训,因此特别容易管理。遇到这些熟练工人,王波怎敢怠慢,“下一步,我打算在返乡农民工中选拔中层干部,另外有部分曾在苏南打工的农民工,人脉资源丰富,如果他们能帮我拉到订单,我不仅要重奖,还可考虑他们入股!”
无独有偶,去年还在感慨“孤掌难鸣”的徐州崮岘村村官张驰,今年同返乡农民工“一拍即合”。去年,他想发动村民开发当地旅游,然而应者寥寥。“留守的农民不敢冒险,宁愿守着一亩三分田,要改变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因此,多年来,苏北各县虽一直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但出于现实的无奈,村官们的创业积极性都不高。”心灰意懒之时,因美国次贷危机继而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陆续引来1000多名农民工回村。张驰带着试一试的态度将全村旅游开发宏图同返乡农民工一合计,对方竟纷纷表示愿意搭“船”。目前,张驰麾下,已集聚了40余名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的农民工,他们中,有些出资参股,有些则以土地入股,使得旅游开发中最核心的资金、土地难题迎刃而解。张驰告诉记者,在一个农家乐子项目中,以土地入股的农民工将既拿工资又领分红。另有16名返乡农民工出资参股了农家乐中的“玉米皮编织”项目,属旅游副产品,眼下,这16名股东正大力挖掘农村妇女劳动力,发展玉米皮编织家庭手工业,并已产生赢利。
意外遇知音,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步伐大大提速。扬州仪征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肖科长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仪征共到任14名大学生村官,但就是从今年开始,先后有4名村官启动了蔬菜大棚、菌业工厂化生产等创业项目,这其中不排除返乡农民工的助推因素。淮安涟水县委组织科季科长更是惊叹,去年7月到任的19名大学生村官,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创业项目在手,其中6名村官的项目已投产达效。
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