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然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人类共同的心愿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反而受到不断的冲击和挑战。
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给人类提出了新课题。要改善民生,必须节能减排,否则,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节能减排,首先要转变生产方式。审计署公告显示,2006年至2007年41户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一些积极进展,但部分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可否认,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发展转型,我国仍面临地方GDP冲动、企业违法成本低、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新型产业培育力度不够等多重制约。
节能减排,其次要改变生活方式。不同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耗能差异极大。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耗能、高污染和超前消费模式带来的危机。目前,我国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房子越换越大、车子越换排量越大;个别白领冬天把室内温度调得很高,只穿一件单衣;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甚至睡觉需要盖被子。如此生活方式,与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的现代生活方式,相去甚远。
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日益尖锐的矛盾,开源节流成了人类理智的选择。我国大力开发传统和新能源,特别是风能、核能和太阳能,同时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相比,任务依然繁重。
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公民,也需增加忧患意识、提高在衣食住行中节能减排的自觉性。比如,拒绝过度包装的产品,拒绝一次性塑料产品,使用节能空调和冰箱,及时切断家用电器电源,等等。
更多信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