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杨帆门事件
事件提要:某天,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肢体冲突。随后,杨帆教授把此情况报告给学校相关部门并要求处理相关学生。同时委托其研究生(Q吧) 公布了该课堂“未坚持听完课学生”的名单,称“原则上缺席者不能及格”。此事件引起学生及网友的广泛热议,掀起了一场师生关系的大讨论。
基本分析:在传统社会,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格物致知。如今,商业思维大肆侵蚀校园,大学被称为“大学公司”。一些教授把提职称、凑科研成果、开公司、拉项目等当作“本分”;而不少学生又把大学作为混个文凭找份工作的手段。就拿研究生教育来说,很多导师都把主要精力用在跑课题、拉项目上,学生则拿着导师付给的报酬编教材、写论文。因为是跟着导师“混饭吃”,导师这才有了“老板”之称。
相关启示:表面上看,师生关系异化只不过是在为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埋单,但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何尝不是商业化、产业化的苦果。当整个社会在商业化道路上凯歌高奏时,我们不妨自问,是否需要为商业化划上界限,因为某些关系容不得商业的玷污。
更多信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