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3
材料五:保护河流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不仅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而且也养育着祖国8.7%的人口(据2000年五普资料统计)。然而,目前黄河的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并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水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给流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都发出了严重的警示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正在加重,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平均新增21万公顷,侵蚀程度日趋严重。目前,黄河源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750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超过数千万吨。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地区之一的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湿地萎缩、灾害频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中华水塔”本是对黄河源的一种美称,也是对青海省生态功能的形象描述,但是,目前这个大水塔却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多年平均减少40%以上,湿地面积平均每年递减近59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如果以现在每年12.4厘米的速度下降,不出百年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将不复存在。
分析:保护河流的措施:一、加强对河流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动态评价,研究制定河流生态恢复的中长期规划;二、植树造林,恢复流域生态,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加强对于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中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等;四、加强对河源和河口湿地的生态保护,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五、主要领导亲自抓,要落实责任、分解指标、细化任务,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一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六、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完善资金配套政策,解决治理资金紧张问题;七、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明确责任义务和落实奖惩措施,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材料六:治理荒漠化
近年来,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自甘肃河西走廊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这个历史上曾以“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西部金腰带”,如今,正在风沙的危胁下渐渐褪色,处处可见废弃的村庄,撂荒的耕地,成片成片枯死的林木。成了沙逼人走,生态失衡的“难民区”。生态专家在考察河西走廊后认为,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的大通道,而且还是我国北方主要沙尘天气的策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南依祁连山,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至上百公里。数千年来,河西走廊因它厚重的历史而闻名于世:不仅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中原王朝与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重要战场,而且也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流、斗争、融合的见证。
然而,今天的河西走廊却因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因素,成了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成了“沙尘暴”的罪魁祸首。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快向南侵移的步伐;南北祁连山水源涵养带也因干旱加剧了雪线升高;中部绿洲地带则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少,耕地大片大片的沙化,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态势。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风就起尘的主要策源地。
分析: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干旱、缺水、多风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其次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应当停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减少沙尘源地;实施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人口承载量、实现走廊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开展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恢复和保护河西走廊的环境。
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