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特征】
1917~1923年,习惯上称为一战后初期,其显著特征是革命风暴席卷世界各国。先是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再则亚非一些国家形成民族运动的高潮。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最后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924~1929年,习惯上称为20年代,其显著特征是世界局势的稳定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挤制度,革命和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从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形成了共处的局面。
1929~1939年,习惯上称为30年代,基本特征是法西斯国家开始扩张,早期反法西斯斗争开展。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深了各国的社会矛盾,引起了世界局势的变化。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战争策源地,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进行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
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基本特征是世界人民全面展开反法西斯斗争。法西斯势力由发动进攻到重点防御直到最后灭亡;反法西斯力量由各自为战到结成同盟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在反法西斯同盟内部,世界大国既共同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又在战后世界安排上互相斗争。
【学科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内容方面: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事实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1)确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因苏联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影响,这一体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成为社会主义的传统体制。
(2)形成原因: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内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的产物,也是斯大林领导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结果。
苏联是一个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外部又有着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必须利用国家权利,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发展。因此,政治与经济的集中在所难免。但是这种集中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规律,自身存在着一些弊端。
(3)基本认识:第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且与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二战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二,是苏联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因此,在二三十年代造成苏联农业落后、国民经挤比例失调、肃反扩大化等经济政治失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失去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越到后来其消极作用表现得越明显越严重。这就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