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B)。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12、“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13、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4、“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15、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6、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它是(DE)。
A.认识的来源 B.唯一可靠的认识
C.认识的深化 D.认识的起点
E. 认识的初级阶段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BCD)。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E.一般的人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BD)。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E. 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
19、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BCD)。
A.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E.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20、“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CD)。
A.唯心主义经验论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我主义者 D.反理性主义观点
E.承认主观能动性和辩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