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彦,杭州市首批大学生“村官”之一,任职九堡镇三村村长助理一年半,明年年底即将任满。和许多大学生“村官”一样,他在这个岗位上,经历了从茫然到逐渐适应,再到爱上这个工作岗位的转变。说到三年任满之后的出路,吴文彦的思路挺清晰。
和吴文彦一样,笕桥镇横塘村的大学生“村官”郑科峰,虽然还有两年才任满,但也已经考虑将来的出路问题,“任满之后,我觉得,各种机会都要努力争取。”
2007年,杭州市招聘了首批598名大学生去农村(社区)工作。这些人,也就是常说的大学生“村官”。今年,是他们上任的第二年。“村官”生涯过半,大学生“村官”开始考虑任满之后的出路问题。
杭州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常见的出路有三条:留任原岗、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重新择业。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如果长期在农村工作、创业的,根据本人的意愿,户籍可以在所在地的区、县(市)或乡镇落户。三年任满后,如果留任原岗、续签合同的,从第四年起,由乡镇(街道)统一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到村和社区工作2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如果表现优秀、条件具备且有空缺职位的,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担任相应职务。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时,也可享受相应的加分优惠政策。
据了解,今年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时,江干区成了报考最热门的一个区。而已在江干区就任的大学生“村官”们,也有不少人打算继续在江干区工作。区人事局副局长邹倩说,现在江干区共有48名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做到了每个村、社区都有一个,虽然有些人员流动,但大部分还是坚守在原来的岗位上。
就说郑科峰,经过一年的锻炼,他的能力得到了村里的认可,不但担任原本的村长助理工作,还在村经济发展办和团委帮忙。最近,中组部选聘“村官”后备干部,郑科峰得到了村里和区里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