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考常识积累:中国历代重要选官制度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中国历代重要选官制度
一、知识介绍
相关阅读:1、更多申论技巧,戳这里:http://www.jsgwyw.org/category/34.html
更多江苏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25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
中国历代重要选官制度
一、知识介绍
中国古代胸怀大志的官员追求“为万世开太平”,而政治抱负的实现很大程度受选官制度的影响。选官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自的方式。
1.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是西周宗法制的产物,在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下,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对周王、诸侯、大夫以及国王和诸侯手下的重要官职“卿”进行世袭,形成“世卿世禄”制,该制度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巩固其统治的企图。
2.军功爵制
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实行代表地主阶级的军功授爵制度取代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分为20个等级,等级划分与战场上的表现挂钩,即“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该制度激起广大官兵积极性,有效增强军队战斗力,受到战国时各国青睐,伴随至秦国灭亡。
3.察举制和征辟制
汉初为建设天下,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要求各郡国推荐贤士大夫,开创了察举制先河。该制度由州、郡等地方官,在管辖区内进行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考核后任以相应的官职,一种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征辟指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进行征聘,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汉武帝增设征辟制对察举制的补充,有效鼓励了硕彦名儒之士加入统治工作中。
察举和征辟制度由于有举士和举官不分、选举和考课不分、选举与教育分离等缺陷,给负责察举和征辟的官吏在执行中留下较大的徇私舞弊空间,至东汉末年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魏文帝曹丕采纳令陈群的意见创建,直至隋朝科举的确立,存在了四百余年。
中正官指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主要职责为从家世、道德、才能等维度品第人物,将人才分为九等的评议结果上交至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由于魏晋时中正官一般是二品,二品者几乎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品第中,家世逐渐成了主要标准,才能和道德被忽视,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5.科举制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武则天时期,始创武举、殿试和糊名制度;宋朝将糊名制和殿试定制,并增设了誊录;明朝时期,科举程序正式分为乡试、会试、殿试,采用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年间(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
院试是读书人必须通过县试和府试取得童生(又称秀才)身份,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乡试三年一次,由省组织并命题,一、二等生员参加、考上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乡试多在秋天的8月举行,故又称为秋闱;中举后便可参加来年国家级别的会试(亦称“春闱”),因礼部主持又称为礼闱,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员”;贡士参加的便为科举的最后一级“殿试”,在保和殿由皇帝主考,录取者为“进士”,再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三甲,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若在三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便称为“连中三元”。
二、例题展示
古代选官制度中,后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是: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军功爵制
【答案】A。解析:九品中正制度中,中正官一般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在品第中,家世逐渐成了主要标准,才能和道德被忽视,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A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阅读:1、更多申论技巧,戳这里:http://www.jsgwyw.org/category/3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