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满意公务员代表们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事
26日下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围绕“如何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与记者见面交流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天津市北辰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宋庆柱、浙江省嵊泗县花鸟乡党委书记杨玉斌、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处(应急测绘保障处)处长王芳、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代表闫颖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代表甘学斌这五位代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我想向各位了解一下,作为公务员,你们在服务人民群众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谢谢。”
杨玉斌说:“我经历的岗位非常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事,但是在我脑子里面印象最深的事,还是在花鸟岛任党委书记以来,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从一个偏远海岛向‘网红岛’转变的过程,非常艰辛。
“我带领班子仔细地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坚持可控有序地发展的结论。说到底,就是不急功近利,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碗饭吃。因此,我们着重在管控上下功夫。
“第一,在乡村建设当中,严禁大拆大建,目的就是保持好村庄的纹理,把乡愁留住,留住了乡愁,海岛原有的样子就能呈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严格控制上岛人数。花鸟岛面积非常小,生态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经不起折腾。
“第三,我们引进了许多科技项目,以及新能源项目。比如,岛上的照明全部都采用太阳能;用水问题,使用了海水淡化,群众用水是雨水循环系统;还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污水已经村村接网、户户联网,实现了零直排,垃圾采用了目前比较先进的低温热解和厨余垃圾的堆肥技术。
“同时,我们还就地取材,在整个改建创建过程中,主要使用本地的材料或环保材料。可以说,花鸟岛实现了美丽经济。本地村民可以不出岛,不外出打工,从事民宿行业的话,基础工资都在三千块钱以上。一些民宿由原来三五万的收入,到现在已经达到三五十万一年的收入,有的精品民宿甚至超过百万。最重要的是,我们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以后,吸引了许多大学生返乡创业。”
甘学斌回答道:“刚才杨书记讲了,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东海小岛上的故事,同样我们雪域高原的同志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我在玛多工作了三十多年,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我今天就讲一件最近发生的事。
“今年春节前,我们青海遭受了雪灾,三江源地区是重灾区,积雪覆盖了大面积的草原,出现了野生动物觅食困难的情况。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连续奋战四十多天,用生命守护生命。大家知道,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上,原本行走都很困难,但我们的同事们,用肩上扛、背上背、双手抬的方式,将320吨草料及时投放到了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园区内外没有一只野生动物因这场雪灾而死亡。同事们一张张脱皮的脸、一双双满是冻疮的手,让人肃然起敬,他们不仅没有怨言,还自豪地对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这是我们许多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公务员的缩影,正是有了千万个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公务员,才能使国家的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闫颖说:“我也想谈谈我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2018年初的时候,我们园区新创办企业已经超过了2.8万家,这些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虽然中关村的政策体系非常丰富,有产业政策,还有人才政策,以及科技金融政策,但是我和处里的同志们经研究,仍然认为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群体的政策还应该更有针对性。
“为此,我们处里年轻的同志背起双肩背包,还有睡袋,奔赴创业社区、创业大街,去孵化器和小微企业一起工作,晚上就和他们一起打地铺,了解他们的辛酸苦辣、他们的困难和痛点。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国内外大量政策,也奔赴深圳、武汉、成都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整理了将近二十万字的调研报告,终于找到了小微企业存在的产品研发周期长、缺少自有资金、缺少相应稳定收入的问题。
“2018年中旬,我们推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经费的补贴政策,当年就支持了148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虽然补贴资金量并不大,每家不超过20万元,但是企业拿到资金之后,有的聘用了技术人员,有的开展了国际专利的布局,还有的补上了前几个月的房租,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很多企业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拿到补贴之后,他们更有信心在创新的这条路上走下去。我和同志们也非常感动,我们认为只要用真心去服务大家,服务这些创新创业者,我们就会得到相应的认可。”
宋庆柱表示:“刚才,我们三位同志从创业干事和环保等层面谈了一些难忘的事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在调解工作中,有一个案例让我终身难忘。这个纠纷当事人涉及一位老人和四个已经独立生活的子女,共五个家庭。矛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老人的独断、大家长作风,其次是因为原有的家庭财产因为拆迁补偿而翻了二十多倍,巨大的利益造成了这样一个矛盾。我们接到这个案子之后,也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询问、调查,倾听当事人的诉说。我们认为案件比较复杂,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清官难断家务事。随后我们采用了法、理、情三条线的方式,主要讲感情。
“五个家庭居住的区域是在两公里之内,我们背对背和他们交流,五个家庭来回地讲。我们累计跑了二百多公里,可谓艰辛,最终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五个家庭聚在一起签订家庭分家析产协议的时候,为了恢复他们的感情,修复他们的裂痕,我送了他们送了一首诗:兄弟本是同根生,财产面前莫要争,祖宗有灵孝保佑,家庭和睦万事兴。后来这五个家庭都和我建立了朋友关系,同时在以后的调解过程中,他们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做起了我们的义务调解员。这个事情说明什么呢?今天的难事就是我们明天难忘的故事,只要你真心对待群众,就能得到群众的珍惜。”
王芳说:“我也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个最难忘的事,就是汶川地震时我参加抗震救灾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当时地震发生以后,灾情就是命令,我们立即编制了第一张抗震救灾指挥图,获取灾后的卫星遥感影像,搭建应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当时编制的图在办公室堆积如山,很快就分发运送到武警、救援部队和各个抗震救灾指挥机构,为他们抗震救灾发挥了作用。这些图里面有抗震救灾指挥图,为救援指挥决策服务,还有救援力量推进图,把每天的救援力量推进情况用地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我们还为空投物资提供了大概两千多个精确坐标的位置服务,还编制了灾区卫生防疫图,服务于灾区的卫生防疫。我们编制的带状道路影像图,服务于道路抢通保通,还有灾后重建规划图,服务于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还有多次6级以上的余震,每次余震发生的时候,房屋剧烈摇晃,但是我们测绘人硬是顶着余震的威胁,坚守岗位,通宵加班加点。我当时也跟他们一起,奋战在作业室,也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累了我们就在沙发上躺一躺,半夜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非常的艰苦。当时,还有很多的志愿者奔赴灾区,为了给这些志愿者提供服务,我们编制了志愿者服务地图。记得5月19日晚上,大概11点半左右,省红十字会指派了一名志愿者来领取志愿者服务地图,他进门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他背了一个很大的背包,那个背包我感觉有他人那么高,一看就是马上要奔赴灾区的样子。他领到地图以后就说:‘太好了,这下我们志愿者就有地图了,我们就知道重灾区范围、知道该怎么去灾区了,我要马上把这些地图分发给我们志愿者,连夜奔赴灾区。’当时我特别感动,我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抗震救灾出力,我们的地图能为抗震救灾发挥作用,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汶川地震的应急救援、灾情评估、灾后重建的各个阶段,应急测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被媒体朋友们称为‘灾区上空的眼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