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申论科目是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A类考生必考科目,申论复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江苏公务员考试网认为考生要培养以下几种素质能力:理论政策、热点知识、思想表达和材料解读。这四大要素本身也是一种金字塔式结构,为了让金字塔可以更加稳固,我们首要掌握的就是基本的理论政策,所以对这一部分的复习,需要考生们予以关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灵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发展起点,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要不断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既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党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奋斗实践中。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指引、评价、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牢牢把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汇聚了推动事业前进的磅礴力量。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党的“命根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励群众的首创精神,焕发群众的创业热情,自觉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丢。只有这样,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广泛而深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诚心诚意拜人民为师、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才能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增强群众意识、坚定群众立场,在行动上抵制“四风”之垢、贯彻群众路线,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和中国梦而奋斗。
2、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核心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工作指向;弄清“依靠谁”,才能凝聚发展力量;弄清“我是谁”,才能摆正自己定位。
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始终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把为民谋利作为根本工作指向和全部价值追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人心之向,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要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始终牢记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为珍贵持久,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是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自觉把人民群众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主体、发展主体和成果享有主体。
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是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在拜人民为师中,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
3、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关键
我们党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视为自己的最大政治优势,把脱离群众看成是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在强化群众观点、发展人民利益、切实让人民满意上下功夫。
要把强化群众观点作为首要前提。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可以说,强化群众观点是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首要前提。增强群众观点,就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着力在全面系统深入上下功夫,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权力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以思想自觉保证和推动行动自觉,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加鲜明。
要把为民谋利作为根本取向。我们党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工作主体是人民,任务落实靠人民。要情系群众,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工作的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常态,以公仆的角色到基层一线特别是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倾心聆听百姓的呼声建议,切身体验百姓的喜怒忧乐,准确把握百姓的思想脉搏,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中找准为民谋利的切入点着力点。要植根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善于从百姓的朴素话语中获得闪光思想,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萃取创造元素,在广泛汲取群众智慧中,探寻为民谋利的更好思路、更好举措。要敬畏群众,把群众作为自己正衣冠的最好镜子,匡正人生追求,校验责任态度,衡量职业精神,消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真正做到为民谋利而不是与民争利,以个人的良好形象为党增光添彩。
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唯一标准。让人民满意,就要增加群众的知情权。要把宣传群众与动员、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神说透彻,把道理讲明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党的意志转化为群众的意愿和行动。让人民满意,就要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求决策科学,人民拥护。让人民满意,就要增加群众的评判权。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要学会看群众的脸色行事,经常听取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看看他们赞成什么、期盼什么、反对什么,找准我们工作的改进方向、纠正之处,使各项工作始终体现群众要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江苏公务员申论指导:如何学习理论政策
求是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它给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却是深远而长久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便是这种教育和启迪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灵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发展起点,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要不断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既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党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奋斗实践中。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指引、评价、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牢牢把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汇聚了推动事业前进的磅礴力量。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党的“命根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励群众的首创精神,焕发群众的创业热情,自觉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丢。只有这样,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广泛而深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诚心诚意拜人民为师、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才能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增强群众意识、坚定群众立场,在行动上抵制“四风”之垢、贯彻群众路线,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和中国梦而奋斗。
2、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核心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工作指向;弄清“依靠谁”,才能凝聚发展力量;弄清“我是谁”,才能摆正自己定位。
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始终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把为民谋利作为根本工作指向和全部价值追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人心之向,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要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始终牢记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为珍贵持久,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是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自觉把人民群众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主体、发展主体和成果享有主体。
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是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在拜人民为师中,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
3、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关键
我们党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视为自己的最大政治优势,把脱离群众看成是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在强化群众观点、发展人民利益、切实让人民满意上下功夫。
要把强化群众观点作为首要前提。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可以说,强化群众观点是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首要前提。增强群众观点,就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着力在全面系统深入上下功夫,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权力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以思想自觉保证和推动行动自觉,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加鲜明。
要把为民谋利作为根本取向。我们党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工作主体是人民,任务落实靠人民。要情系群众,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工作的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常态,以公仆的角色到基层一线特别是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倾心聆听百姓的呼声建议,切身体验百姓的喜怒忧乐,准确把握百姓的思想脉搏,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中找准为民谋利的切入点着力点。要植根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善于从百姓的朴素话语中获得闪光思想,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萃取创造元素,在广泛汲取群众智慧中,探寻为民谋利的更好思路、更好举措。要敬畏群众,把群众作为自己正衣冠的最好镜子,匡正人生追求,校验责任态度,衡量职业精神,消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真正做到为民谋利而不是与民争利,以个人的良好形象为党增光添彩。
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唯一标准。让人民满意,就要增加群众的知情权。要把宣传群众与动员、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神说透彻,把道理讲明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党的意志转化为群众的意愿和行动。让人民满意,就要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求决策科学,人民拥护。让人民满意,就要增加群众的评判权。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要学会看群众的脸色行事,经常听取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看看他们赞成什么、期盼什么、反对什么,找准我们工作的改进方向、纠正之处,使各项工作始终体现群众要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江苏公务员申论指导:如何学习理论政策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