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半月谈》第14期
申论考试归根到底是一种能力考试,尤其注重对考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而这也是考生仅通过做题难以取得申论高分的原因。因此,考生唯有提高以上几方面的能力,才能达到提高申论成绩的目的。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考生可通过多看、多听来达到积累申论写作素材的目的。其中,《半月谈》是考生备考申论必不可少的材料。为帮助考生积累素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w.org)将会持续更新半月谈,同时考生应结合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中申论指导进行全面复习。
为民,是坚持党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务实,主要是坚持实于富民、实干兴邦,实事求是,讲实话、做实事、重实效;清廉,是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显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与此针锋相对,我们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作风看似无形,但其实群众时时能感觉到:作风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评价党的工作,也通过身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了解党、评价党。可以说,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度。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一些干部成天忙于文山会海,工作就是开会、发文、传达,大干部传达到小干部,大机关传达到小机关,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传达,与人民群众接触很少,对实际情况了解很少,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空转”;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听取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发生扭曲、变形、变异,使干群关系对立、紧张,群众怨言迭起,有的地方甚至产生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上瞒下,引发群众强烈反感。
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的地方,一些干部沉溺于吃喝玩乐,比阔气、比排场、比特权,任意挥霍公款,结果导致“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吃拿卡要和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等问题频出,楼堂馆所滥建屡禁不止,部分领导干部的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等工作生活待遇严重超标,饱受群众诟病。
“四风”已经成为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严重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对症下药,是对百姓吁求的回应。
对于干部作风问题的危害,老百姓感触最深,同样,对于干部作风的转变,老百姓也感觉敏锐。去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立即在全国兴起一阵新风,短短半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的2290人次。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八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对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充满期待。从目前看,这股新风力度依然强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在作风建设中,又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整治“四风”,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走一条不靠政治运动,而是在加强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贯穿了通过改革逐步铲除滋生“四风”的土壤条件,用制度巩固规范改革成果的精神。强调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比如,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这体现出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对“四风”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扫除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走下去,不仅教育实践活动会取得实效,而且在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面会踏出一条新路。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凸现了顶层设计、高层示范,政治局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别人做到的,政治局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政治局首先不做。政治局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并把政治局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公之于众,推动党务公开,以求得到党内外的监督。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也体现了真抓实于的精神和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只有扫除形式主义,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才能得到更好发扬:只有扫除官僚主义,党才能切实担当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只有扫除享乐主义,党员干部的心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只有扫除奢靡之风,人民群众才能更自觉地从感情上向党聚拢。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半月谈》第13期
扫除“四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这可谓抓住了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民,是坚持党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务实,主要是坚持实于富民、实干兴邦,实事求是,讲实话、做实事、重实效;清廉,是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显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与此针锋相对,我们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作风看似无形,但其实群众时时能感觉到:作风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评价党的工作,也通过身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了解党、评价党。可以说,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度。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一些干部成天忙于文山会海,工作就是开会、发文、传达,大干部传达到小干部,大机关传达到小机关,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传达,与人民群众接触很少,对实际情况了解很少,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空转”;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听取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发生扭曲、变形、变异,使干群关系对立、紧张,群众怨言迭起,有的地方甚至产生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上瞒下,引发群众强烈反感。
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的地方,一些干部沉溺于吃喝玩乐,比阔气、比排场、比特权,任意挥霍公款,结果导致“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吃拿卡要和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等问题频出,楼堂馆所滥建屡禁不止,部分领导干部的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等工作生活待遇严重超标,饱受群众诟病。
“四风”已经成为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严重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对症下药,是对百姓吁求的回应。
对于干部作风问题的危害,老百姓感触最深,同样,对于干部作风的转变,老百姓也感觉敏锐。去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立即在全国兴起一阵新风,短短半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的2290人次。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八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对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充满期待。从目前看,这股新风力度依然强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在作风建设中,又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整治“四风”,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走一条不靠政治运动,而是在加强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贯穿了通过改革逐步铲除滋生“四风”的土壤条件,用制度巩固规范改革成果的精神。强调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比如,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这体现出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对“四风”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扫除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走下去,不仅教育实践活动会取得实效,而且在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面会踏出一条新路。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凸现了顶层设计、高层示范,政治局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别人做到的,政治局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政治局首先不做。政治局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并把政治局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公之于众,推动党务公开,以求得到党内外的监督。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也体现了真抓实于的精神和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只有扫除形式主义,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才能得到更好发扬:只有扫除官僚主义,党才能切实担当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只有扫除享乐主义,党员干部的心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只有扫除奢靡之风,人民群众才能更自觉地从感情上向党聚拢。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半月谈》第13期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