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资讯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资讯网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

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室友的报复

Tag: 江苏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申论热点 2013-06-04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3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已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无缘的考生请勿气馁,可提前准备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考生如需系统复习方案,可参考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备考。
  以下是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w.org/)专家整理的一系列申论热点可供考生参考。
  室友的报复
  【背景】
  2013年4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
  校园投毒案确实是中国高校时隐时现的一道暗伤: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北大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重要原因。其中,清华女生朱令,终身致残,而此案至今未破。我们还会想起2004年的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以及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清华投毒案的毒品来源不明,北京大学投毒案的毒品来源于学校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投毒案的毒品来自网上。
  除了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之外,一些天之骄子为了一些琐事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此类案件频发,到底原因何在,值得反思。今年1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针对大学生寝室关系,在华中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3%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记者调查发现,容易引发寝室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当问题出现时,多数学生会选择跟室友“冷战”。
  【标准表述】
  【影响】
  在4月19日之前的时间里,尽管上海警方称复旦投毒案件仍在调查之中,作案动机并未对外披露。热帖网友们仍然纷纷发挥想象,扮演着现实版的“福尔摩斯”,通过只言片语“饶有趣味”地寻找着林某投毒的作案动机,“嫉妒说”, “误杀说”,“情杀说”相继出现。
  报网互动,读者第一时间介入新闻
  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疑遭室友投毒的事件,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针对这一热议的话题,“文汇报”微博及时组织“微互动”,并展开网络投票调查。“微互动”仅仅1小时,就有1000名网友参加投票,转发超过600人次,评论近100条。截至记者昨天发稿时,投票、评论和转发数量不断创出新高。
  网友留言,反思教育成共识
  复旦大学遭投毒的研究生黄洋已于16日下午去世,最新消息称,黄洋的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希望配合警方调查,还儿子一个公道。在吊唁黄洋的同时,很多网友通过“文汇报”微博表达自己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
  网友“江迪”说,“进入高校前是中学的排名靠前者,进入高校后很容易泯然众人。高校教育不及时跟进协助调整心理,很多问题会暴露激化。”
  网友“无知无痴”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先要构建一个有良知的社会。大学从来就不是象牙塔,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教育出美好的人,可如果社会环境不配合,教育将是多么复杂和艰难的事!
  新华社在其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表微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再大,人也应有底线。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
  很多网友在评论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反思”两字。“作为我们民族基础的教育体系简单地以成绩为度量,得到的自然是畸形的结果:一代代孩子们精神、道德的缺失,以至整个社会道德体系面临崩溃。学分至上使得社会忽略了孩子心理的成长,忽视了由于大人的过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原罪。希望黄洋的生命不要白白逝去……”
  【对策】
  黄洋逝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据接受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透露,林某已供述了下毒的动机。但上海警方表示,由于案件仍处侦查阶段,并未对外披露林某作案动机等相关信息,请公众切勿盲目揣测和传播。
  1.媒体报道需坚守职业道德
  今日之中国,媒体审判则有愈演愈烈之势。如“药家鑫案”、“李昌奎案”、“吴英案”,到今天的“复旦投毒案”,无不带有媒体审判的痕迹。当年,药家鑫“激情杀人”,媒体先入为主给嫌疑人贴上富二代标签的“激情报道”,何尝不是一帖害人的毒药。当媒体和网民对案件进行不问证据、不问程序式的“围观”之时,我们的司法更容易被“民意”所绑架。一些法官往往碍于当时的强大的舆论压力,轻程序法,重实体法,不注重证据的搜集,草率判决,造成了司法不公正。
  在法院未审判前,为防止媒体审判,影响司法程序的独立和公正,媒体应避免对案件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背景、作案动机、犯罪方法,作案工具及其来源,甚至是犯罪嫌疑人的姓名、身份的报道。此类案件媒体最好只作为一个消息报道。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闻自由的扩张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媒体审判对于我国司法公正的摧毁力将更加强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司法界和新闻界需要在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无论如何,希望复旦投毒案的嫌疑人能得到一次公正的司法审判,也呼吁媒体自净,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
  另外,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应该做无罪推定,也希望媒体不要大肆公开个人隐私,要保持客观和公正。“网友”雅典娜二叔“也如此说道:“我们见识了网络的力量,每个人的参与和围观致使整个事件无限波及,于是我们都成为浪潮中的乌合之众,而事件的发展最终也无法控制地坏下去。过分揣测”复旦投毒案“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土污染数据应不应公开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