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时政要闻 >> 公考要闻 >>

2012年连云港市“三百引才工程”答记者问(摘要)

Tag: 连云港市 引才工程 事业单位招聘 2012-09-08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昨日下午,连云港市召开“三百引才工程”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光明日报、香港卫视等境内外十余家媒体参加。就干部群众关切的一些热点问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祁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新社工委书记、市人才办主任黄远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利峰回答了记者提问。现摘要刊登如下:
  ■新华社记者: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您接受新华网专访,提出实施 “1234人才行动方案”和“三百引才工程”,刚刚我参加了你们的动员部署会,了解到这次引才活动规模很大,这在国内也不多见。请问,李书记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强:连云港在全国有重要战略地位,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城市,也是一个为新闻媒体广为关注的城市。连云港的重大先进典型“雷锋车”组、“开山岛守岛王继才夫妇”等先进事迹,得到了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各大媒体的广泛宣传,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召开“三百引才工程”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我市大型人才招聘活动,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广纳贤才。启动“三百引才工程”是连云港市今年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连云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人才公开招引活动。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从去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之后就进行了筹划,今年年初成立了专门班子进行认真研究、深入筹划。刚才市委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下一步我们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把此次人才招引工作扎实做好。
  “三百引才工程”主要是为了适应江苏沿海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形势,而组织召开的一次大型人才招聘活动,是连云港抢抓发展机遇之要、推进跨越发展之需、实现转型升级之本,也是体现党管人才之责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省委、省政府将连云港摆上龙头位置,希望连云港在带动江苏沿海开发、苏北振兴,服务区域共同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抢抓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发挥连云港港口、区位等人无我有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港、产、城的联动发展,着力形成地区发展核心竞争力。港口建设方面,围绕建设全国沿海重点港口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一体两翼”港口群,为推进沿海开发提供强大引擎。产业发展方面,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突出发展大有前途的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产业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发挥港口岸线和土地资源和综合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石化、冶金两大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物流七大千亿产业。城市建设方面,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按照“一心三极”的空间布局,整体规划,组团推进,重点突破,“一老两新五组团”加快建设。作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城市连云新城,未来3、5年将迅速崛起。所有这些,既展示了连云港发展的巨大空间,又为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连云港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正在加快推进港口综合发展、工业集聚发展、服务业提档发展、农业高效发展、城市组团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节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首先最核心问题是人才结构、人才资源要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必须培养、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于以上考虑,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1234人才行动方案”,启动“三百引才工程”,到“十二五”末,每年引进高级管理人才100人、高端专业人才100人,累计引进复合型领军人才100人。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从环境、载体、经费、待遇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营造爱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人才在这个城市干事创业、大展宏图搭建广阔的舞台。可以看出,方案立足了连云港的发展空间,体现了连云港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连云港对外来人才的包容性。连云港地处南北过渡、两省交界和海陆相连地带,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如今是新“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和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开放由来已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放文化,区域文化中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包容,造就了连云港移民城市的特征。连云港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汇聚了大批的外来人才,干部队伍来自外省市的近50%,具有很好的人才聚集的基础和传统。我坚信,这次活动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光明日报记者:我留意到,你们在介绍情况时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1234人才行动方案”,一个是“三百引才工程”,能否详细解读一下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鲜明特点?
  祁彪:“1234人才行动方案”,“1”就是突出沿海开发这一主题;“2”就是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两个重点;“3”就是三个面向,面向全省、面向全国、面向全球招才;“4”就是坚持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驻连部省属单位四方联动。“三百引才工程”,就是自2012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引进高级管理人才100人、高端专业人才100人,累计引进复合型领军人才100人。
  概括来讲,这次选拔引才,具有四个方面突出特点:
  一是系统性。“三百引才工程”是我们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提出来的。这次365个岗位,既有市管岗位,也有县区管岗位;既有党政干部岗位,也有经营管理岗位;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涵盖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覆盖到每一个县区,满足了不同需求。不仅考虑到了当前发展的需要,更多从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连云港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岗位设置、条件要求等方面,不仅管当前,还管长远,突出了前瞻性和系统性。
  二是高端化。这次引才设置了较高的学历、职称等层次要求。选拔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的107个职位中,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的36个,占33.6%。高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领军人才职位,绝大部分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者高级以上职称。复合型领军人才职位有些还要求具备海外工作背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业内具有较高声望,能够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等条件。
  三是关联度。引才立足七大千亿产业和六大千亿园区。一方面是紧密围绕连云港产业特色引才。中复连众、镔鑫特钢等千亿产业板块中的企业共有47家,占单位总数的39.5%;江苏方洋集团等园区企业共30家,占单位总数的25.2%。另一方面是紧密围绕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引才。共有24个科技创新平台提供37个职位。123个高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领军人才职位中,研发职位95个,占77.2%;计划选拔引进246名高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领军人才中,研发人员187名,占76%。
  四是国际化。策应省委“践行科学人才观,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部署,充分借助港城大开发大开放的优势,以国际化视野吸纳集聚有才之人、有识之士。此次引进计划中,面向全球招引的职位有39个,计划招引75人,分别占总数的17%和20.5%,另有142个职位、228个岗位面向全国选拔,这在我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全省、全国也不多见。同时,坚持用品牌化企业招引国际化人才,以人才的国际化推动城市国际化。这次参与选拔引才的单位中,有恒瑞医药、康缘制药、日出东方、港口股份这样的上市公司和千亿产业板块中的品牌企业、支柱企业47家,占总数的39.5%。
  ■新华日报记者:连云港市这次面向全球招才,可谓声势浩大,请问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步骤,与以往招才相比,有什么特色做法?
  黄远征:今年“三百引才工程”,市、县区管理职位的选拔程序主要包括报名和资格审查、适岗评价、笔试、面试、体检、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程序;其他职位选拔引进的方法步骤不作统一要求,在满足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位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由各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并自主组织实施。在方法步骤上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首次引入适岗评价环节。将组织专家组对报考者作适岗评价,全面科学地评价人岗相适情况,把人岗匹配度高的报考者筛选出来,淘汰匹配度低者,尽量避免“干得好的考不上、考得上的不能干”的情况,增加选人的科学性和准确度。
  二是体现“干什么考什么”,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在笔试、面试环节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命题组,从各个职位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考试内容和形式,既测试应试者相关专业知识,又测试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测试应试者的综合能力素质和与选拔职位的匹配度。组织考察环节,在注重对被考察者德的考核基础上,着重考察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以往工作业绩,看其干过什么,干成了什么。
  三是不拘一格选人才。对领军人才和特别优秀的高端专业人才,可以放宽资格条件限制,灵活制定引进办法,甚至可以由用人单位直接面谈引进。
  ■香港卫视记者:各方面高度关注“三百引才工程”进展情况,请问工作中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引才营造良好环境?
  刘利峰:对于这次引才工程,一方面,我们将突出结果导向,力求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另一方面,强化过程控制,做到全程公开、竞争公平、结果公正。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让选拔引进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一方面将选拔的资格条件、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公之于众。同时,对选拔引进中涉及的报名、资格审查、适岗评价、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的各个环节的最终结果,将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进行发布。此外,在公选的过程中,我们还将组织部分组织者、参与者接受媒体采访。
  二是以科学的操作规程来实现充分和有序的竞争。对所有的参与者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方法进行衡量。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彻底杜绝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让素质和能力真正成为获取成功的唯一“通行证”。
  三是把强化监督作为风清气正的有力保障。首先是坚持全程监督,把引才工程的各个参与主体、各个工作环节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其次是强化立体监督,实现纪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融合,尤其是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再者是实施专项监督,本次活动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开通了专门的监督电话,受理群众咨询,接受群众举报,及时回应相关问题和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