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网:如何从新闻中发现申论奥妙
申论考试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全面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获得的,必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现今扫盲式的语文教学体制下,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不会很高,每年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即为明证。除了相关专业外,各大大学很少开有专门的阅读课和写作课。因此,部分学生在升入大学后,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有时甚至会降低。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应试者应抽出时间多去读一些书刊杂志,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及相关的专业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应试者还应多动手去写,如写日记、写论文等。只有勤写勤练,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当然,要考好申论,平时还应注重对实际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看书读报,或与同学朋友进行讨论,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日常之事,及时地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答申论,其实则是一种虚拟行政行为。也就是说,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时的工作思路、观点、立场、态度、风格、措施等的一种行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选拔能胜任行政机关工作的人才,为了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行政工作能力,需要通过考试来评价。申论考试是通过笔试来检测考生“纸上谈兵”之能力,也即“通过参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测试其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其实践操作能力,则通过面试来进行辅助性检测。
如此,考生在应答申论时,除了时间、地点、身份等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外,其立场、观点、心理等与在职公务员处理国家事务时都要力求相近或相同。这种心理趋同性将直接迅速地反映在考生答题的水平上。所以,考生向公务员的心理趋同是申论考试的内在要求。
基于心理趋同这个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其实现时间的漫长性,与申论应考准备的仓促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捷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三年多的研究中,我逐渐从阅读报纸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申论写作可以就近地从新闻报道中吸取宝贵养料,考生其实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读报来实现提高申论应考水平这个目的的。
认识到这个道理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摸索和思考,并通过实践来证明的。认识这个道理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源于我对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宜宾日报等党报头版新闻的高度关注,那时我的认识是,这些新闻报道是一国、一省、一市最重要的新闻,不容错过;其制作者群体是最优秀的媒介人群,值得信赖。
第二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我逐渐发现,头版报道的内容多数都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会议讲话、工作情况,其针对的通常是各级各地带有普遍性的事件。其新闻报道的主体内容通常都是由问题与对策组成的,并且多数是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或论述的。
第三阶段,在研究申论应考过程中,我发现,会议讲话报道和工作情况报道中除去新闻这个形式外的其他内容,是符合申论要求的文字。工作情况报道的问题与对策两部分分别对应申论要求的概括问题与提出对策,而新闻报道引用的讲话内容则是申论进行论证的典范。
揭开了新闻报道中隐含着申论内容的面纱后,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发现、整理、学习、借鉴这些申论内容。
第一步,画圈。将党报,也就是各级党委机关报中的头版新闻中有条件隐含申论内容的新闻画圈。标题新闻、集纳新闻、短消息、单一性突发性事件报道、长篇通讯等不属于此列。从篇幅上讲,八百字到一千五百字的消息类新闻报道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对新闻缺乏了解的考生可关注其标志:在其标题下的正文开始有“本报讯”字样的讯头或“新华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字样的电头就是消息。请大家认真阅读此类新闻。以下如无特别说明,所称新闻报道均特指此类消息。
第二步,显形。将新闻报道中的形式性内容进行剥离,露出申论的基本框架。首先,将新闻报道的标题进行分析,留下适合做申论标题的那栏标题做为标题。如领导讲话标题,号如式语言等。其次,将导语中介绍时间、地点、参与人物等的语句删去。再次,将新闻报道中的一些过场性语句删去。最后,将不是领导讲话内容或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事务管理方面的语句删掉。简言之,就是留下新闻报道中“是”申论的内容,删去“不是”申论的内容。这时候,申论的大体轮廓就比较清晰了。
第三步,整理。将新闻报道中的申论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使其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首先,采用标题显旨的方式,从新闻标题中抽取出申论标题。可以根据原标题反映的主要意思来拟,有时也可以照直引用原标题。其次,按照申论的行文要求,也就是逐层展开的要求,组织“是”申论的相关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组织。事实上,新闻报道在引用时,通常都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引用的,所以不会太费力。
根据以上三步法做出来的申论,是典型的申论范例。发现这样一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通过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的申论研究论文,鲜有发现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的内在联系的,引用文学作品做申论范例的也不少,这是不符合申论的实际的。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申论的给定材料的基本要求也是真实,建基于相同要求之上的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本是同根生”,其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那些引用文学作品做申论的基础材料的例子不可取。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科学备考指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