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特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江苏省面试一般在笔试成绩出来后的半个月到20天就要开始面试,整个面试工作一般是持续两天,每天使用同一套题目,每套4道。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的形式与其他大部分省份是一样的,都是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也有少部分报考单位采取结构化和专业知识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一般每套题目为4道题,20分钟,一般没有要求是集中答题或者分题作答(建议考生分题作答),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分数线。考生最后的综合成绩中面试成绩占百分之五十,其计算公式:A类综合成绩=笔试总成绩÷3×50%+面试成绩×50%,B类和C类综合成绩=笔试总成绩÷2×50%+面试成绩×50%。由此看出,面试成绩在整个江苏省公考中的重要地位,面试的一分相当于笔试的2分或3分。所以不管笔试成绩如何高,都必须认真准备面试。为帮助考生准确把握江苏公务员面试特点及方向,江苏公务员考试网辅导专家对近几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2008年至2010年的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可以看到其结构化面试题型涵盖了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综合分析(包括对策题、联想题、串词编故事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可见,江苏省面试形式是比较灵活多样的,考生必须全面掌握,做到有备无患。结构化面试各题型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图表与历年真题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有以下特点:
一、综合分析题是重中之重,历年来每年必考。
从2008-2010年的真题来看,综合分析类几乎占据了整个面试类型的半壁江山,这除了是因为综合分析包含的类别较多外,最主要是综合分析题目的灵活性较大,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考生的综合认知能力,这也是我们公务员面试的基本要求和面试发展的趋势。
2008-2010年的真题几乎涵盖了当前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如2010年的网吧整治、青奥会、政府对贫困人员的救济等,也包括了很多我们工作中遇见的一般问题,如怎样处理年久失修的桥、为紫金山的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更包括了一些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联想类的问题,如2010年的请你结合公务员廉洁从政谈谈对“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的认识、2009年对“鸡蛋、胡萝卜、茶叶在加热下产生的变化”展开联想。
另外,江苏省是全国公考大省,而且在整个公务员考试改革中也是少数的试点省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江苏省的面试有着推陈出新的任务,历年真题中反映出一些变化(比如2008年率先出现了漫画题目),以及内容本身的一个开放性、新颖性、隐蔽性(2010年对算盘展开的联想、09年鸡蛋、胡萝卜、茶叶的联想)都是较难以把握的,一般考生如果没有做到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容易一时失去状态,产生严重后果。
二、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应急应变题是传统考查题型,必须重视
除了综合分析外,组织管理类和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类也很重要,这其实也是公务员考试中对能力考查要素重视的表现,因为这种对具有一定情境下问题的解决能较好的突出考生这样一种完成各种工作的基本做事能力。
而单纯的人际沟通和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的题目相对来说较少,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现在江苏省公务员面试题目的类型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也就是说很多题目会存在以一种类型为主,而不同类型的组合,其实这也对我们广大考生提高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主体、任务、问题表现、条件都是多元的,势必会增加一些分析和解决的难度。通过以上分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面试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样的考试要求下,备考时绝对不能留有死角,一定要把各个类型的题目深入学习和把握。
其实广大考生也不必要有过分的担心,要记住作为我们国家第一大考的公务员考试是以能力为核心的较有成效的考试,只要你能够根据他面试中的能力考核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训练,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就会把握住面试的本质和灵魂,这样就能够达到驾驭面试的效果。
三、材料题和情景模拟题应引起重视
江苏省在2007年的国税面试中就出过材料题,2010年考核了在一个假设的会场进行发言,2011的国考中很多部门出了材料题和情景模拟题。
考生面对这种出题形式时一定不要慌张,材料题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出题形式,但其考查的核心是围绕着结构化面试中的基本测评要素,因此考生只需要将结构化面试理论基础扎实,练习中巩固好,以不变应万变。
通过以上分析,面试专家在这里针对题目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以参考和指导:
广泛阅读、有效积累。很多考生无话可说或者说不出来话,就是因为没有积累,所以根据江苏省公务员面试内容的广泛性,大家要努力做到一个素材的积累,做到肚子里有货。这个过程不但可以帮助有话可说,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考生形成对问题的一般认识和一般分析思维,所以有助于后面的系统化学习和训练,所以需要广大考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动脑思考,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梳理自我、熟悉岗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家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进行有效的修饰,使得自己成为“出色”的人才。而这里面的出色是有要求的,是指与自己报考岗位的工作特点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以报考岗位工作特点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要求为靶目标,将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来满足岗位的要求,从而向考官证明我们是能够胜任岗位的。所以要求广大考生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岗位的职责、职权、流程、范围、重点、难点,结合公务员的一般能力素养要求进行整合,努力表达给考官。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面试注意事项(一)
通过分析2008年至2010年的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可以看到其结构化面试题型涵盖了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综合分析(包括对策题、联想题、串词编故事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可见,江苏省面试形式是比较灵活多样的,考生必须全面掌握,做到有备无患。结构化面试各题型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
一、综合分析题是重中之重,历年来每年必考。
从2008-2010年的真题来看,综合分析类几乎占据了整个面试类型的半壁江山,这除了是因为综合分析包含的类别较多外,最主要是综合分析题目的灵活性较大,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考生的综合认知能力,这也是我们公务员面试的基本要求和面试发展的趋势。
2008-2010年的真题几乎涵盖了当前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如2010年的网吧整治、青奥会、政府对贫困人员的救济等,也包括了很多我们工作中遇见的一般问题,如怎样处理年久失修的桥、为紫金山的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更包括了一些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联想类的问题,如2010年的请你结合公务员廉洁从政谈谈对“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的认识、2009年对“鸡蛋、胡萝卜、茶叶在加热下产生的变化”展开联想。
另外,江苏省是全国公考大省,而且在整个公务员考试改革中也是少数的试点省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江苏省的面试有着推陈出新的任务,历年真题中反映出一些变化(比如2008年率先出现了漫画题目),以及内容本身的一个开放性、新颖性、隐蔽性(2010年对算盘展开的联想、09年鸡蛋、胡萝卜、茶叶的联想)都是较难以把握的,一般考生如果没有做到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容易一时失去状态,产生严重后果。
二、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应急应变题是传统考查题型,必须重视
除了综合分析外,组织管理类和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类也很重要,这其实也是公务员考试中对能力考查要素重视的表现,因为这种对具有一定情境下问题的解决能较好的突出考生这样一种完成各种工作的基本做事能力。
而单纯的人际沟通和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的题目相对来说较少,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现在江苏省公务员面试题目的类型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也就是说很多题目会存在以一种类型为主,而不同类型的组合,其实这也对我们广大考生提高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主体、任务、问题表现、条件都是多元的,势必会增加一些分析和解决的难度。通过以上分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面试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样的考试要求下,备考时绝对不能留有死角,一定要把各个类型的题目深入学习和把握。
其实广大考生也不必要有过分的担心,要记住作为我们国家第一大考的公务员考试是以能力为核心的较有成效的考试,只要你能够根据他面试中的能力考核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训练,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就会把握住面试的本质和灵魂,这样就能够达到驾驭面试的效果。
三、材料题和情景模拟题应引起重视
江苏省在2007年的国税面试中就出过材料题,2010年考核了在一个假设的会场进行发言,2011的国考中很多部门出了材料题和情景模拟题。
考生面对这种出题形式时一定不要慌张,材料题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出题形式,但其考查的核心是围绕着结构化面试中的基本测评要素,因此考生只需要将结构化面试理论基础扎实,练习中巩固好,以不变应万变。
通过以上分析,面试专家在这里针对题目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以参考和指导:
广泛阅读、有效积累。很多考生无话可说或者说不出来话,就是因为没有积累,所以根据江苏省公务员面试内容的广泛性,大家要努力做到一个素材的积累,做到肚子里有货。这个过程不但可以帮助有话可说,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考生形成对问题的一般认识和一般分析思维,所以有助于后面的系统化学习和训练,所以需要广大考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动脑思考,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梳理自我、熟悉岗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家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进行有效的修饰,使得自己成为“出色”的人才。而这里面的出色是有要求的,是指与自己报考岗位的工作特点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以报考岗位工作特点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要求为靶目标,将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来满足岗位的要求,从而向考官证明我们是能够胜任岗位的。所以要求广大考生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岗位的职责、职权、流程、范围、重点、难点,结合公务员的一般能力素养要求进行整合,努力表达给考官。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面试注意事项(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