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资讯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资讯网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

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城市精神

Tag: 申论热点 热点时评 2011-12-05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在2012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材料中,出现了多个社会热点事件,如:毒毛血旺事件;河南瘦肉精事件;假徐悲鸿画作事件;假“金缕玉衣”鉴定事件;弟弟替车祸身亡的哥哥还农民工工资事件;邻居好心搭载老人结果意外身亡,老人子女不要赔偿;杭州最美妈妈等。
  这些事件都是2012年广泛报道的事件,所以,要想做好申论,就必须紧跟社会热点,尤其是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和事件,并注意联系性质相同或相反的事件,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因此,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醒考生一定要引起对申论热点材料的重视,本站
申论热点时评栏目提供的时政热点极具参考价值,考生在复习教材的同时,如果再能够跟进本站提供的热点时评作为辅助参考资料,就能取得更佳的复习效果。
热点时评:城市精神引领文化自觉
  罗马有一条传承2400多年的城市理念“SPQR”,意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同在”。它言简意赅而影响深远,迄今依然活在21世纪罗马人的生活之中。罗马人将其嵌入市徽当中,市政府发布的条令也要署上它。不仅如此,在罗马市内绝大多数的公共建筑物上都能找到“SPQR”这个缩写词,甚至在教堂里、在井盖上、在禁止践踏草坪的标牌上……
  如果说城市理应是现代文明的高地和现代人诗意的栖居地,那么,城市精神便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品质,是一方市民认同的价值取向与共同追求。正如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作支撑一样,一个城市不可或缺自己的城市精神。
  时下,寻找城市精神热正在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我国大中小城市兴起。挥别过去单纯拼规模、求形象的初中级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塑造自身本质胎记和文化识别的城市精神,以凝心聚气,引领新一轮城市发展潮流。这无疑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升级,也是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然而,城市精神究竟从哪里来,又为谁享用?政府如何给力,市民如何作为?如何走出“千城一面”?这些都是当前高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亟待探索求解的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新考题。
  当今世界,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城市联系越来越密切,新兴的城市在物理景观上越来越趋同,大城市内在精神特点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定位、彰显、突出、强化本城市特点,探讨、塑造城市新精神便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潮流和时尚。今年11月举行的九届上海市委十六次全会提出,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的发展实际,要重点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这为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所提炼出的城市精神作出了新的注解。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演进与发展道路,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拼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体量。第二阶段是做形象,大兴标志性建筑和形象工程。第三阶段是比内涵,为城市发展注入精神之力。前两个阶段属于自然发展阶段,两者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目前我国仍有不少城市处于甚至刚刚开始这个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11月14日,刚刚完成市委班子换届的南京市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时期南京精神的表述方式。要求征集的表述既能反映南京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价值追求,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
  提起征集城市精神的原因,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今后5年,是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奠定坚实基础的5年,发展已经进入至为关键、必须争先率先的重要历史关口,迫切需要与新时期、新任务相适应的城市精神引领与鼓舞。
  不止南京,包括合肥、海口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围绕城市精神展开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讨论与征集活动。对城市精神的饥渴反映了我国城市执政者不断成熟的执政观,只有对城市负责、对百姓负责,才会有这样的文化自觉。
  郑也夫认为,城市精神如同都市社会的文化基因,不能丢失。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
  城市居民对城市精神的呼唤不仅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契合当下十七届六中全会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部署。从过去简单地对物质生活的吃、穿、住、用、行的需求,到卫生、教育、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尽管民生需求中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但如今,城市人对生活之地的精神文化氛围和价值认同的诉求日益高涨。
  许多城市规划专家口中常念叨一个词——“禀赋”。这本是用来形容人的体魄和智力等先天条件,用在城市规划中就将其形容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出发点。城市精神也要依据城市的禀赋,即时间维度上的城市历史和空间维度上的地域环境。
  自古以来,江苏省苏州就有崇文重教、尚智好学的传统,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曾产生过50余名状元、1500多名进士的姑苏城,着名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光照今古。在尊重这一历史传统脉络的基础上,苏州市发布了“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受到市民的认同与喝彩。尤其是“崇文”二字当头,浓缩了千百年来浸润于苏州城血脉深处的文教因子。
  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历史传统必然孕育出不同的城市精神。“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昆明精神中,“春融万物”体现了昆明人文地理特征。明代杨慎有诗称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春城”也孕育出市民良善谦和、热情好客的特征。而“登高涉远、负重向前”暗含了大山大江这一核心要素,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指的是一座江山之城。大山是重庆的傲骨,大江是重庆的柔情。二者决定重庆人的生存方式,孕育重庆人的文化特色,塑造重庆人的性格特征。这座城市的精神特征都源自于大山大江的滋养和培育。其他诸如江西九江精神中的“融汇九川”、呼和浩特的“骏马精神、草原气质”等,都是地域传统在城市精神中的传神写照。
  历史和地域环境作为城市的根,除了有其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载体,更有鲜明的有形物质载体。令人担忧的是,急速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大拆大建人为割裂了城市连接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城市的根脉和灵气,被碾压在推土机的车轮下。英国《卫报》曾发文诟病中国是由1000个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当城市的建筑风格、产业结构、发展思路、区域定位、布局规划都雷同的时候,城市精神很难在现实中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公务员考试是否有就业歧视


相关问题相关问题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