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考试提醒 添加收藏 XML
江苏考试类别
江苏考试地区
江苏公务员资讯网,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第一手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资讯网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

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概括型题目解题法

Tag: 江苏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申论指导 2011-10-27 【 打印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一、概括题内涵及其判断依据
  概括题是在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归纳提炼具体材料中指定信息的一类考试题型。概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综合信息的能力。
  1.位置:大多数出现在第一题
  2.标志词:“概括”、“概述”、“简述”……

  二、概括题的分类
  概括题可分为三个小类:概括部分要素、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主要内容。下面举例说明:
  (一)概括部分要素
  1.(2010年国考B类第一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2.(2011年国考A类第一题第二小题)“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概括主要问题
  1.(2009年国考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2.(2011年国考B类第一题第一小题)“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三)概括主要内容
  1.(2007年国考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2006年国考第一题)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D部长的谈话,呈领导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 (2009年江苏省考第一题)请归纳出给定资料中蕴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叙述。(24分)
  要求:归纳得当,概括准确,条理清晰,350字到400字

  三、概括题解法详解
  (一)概括部分要素
  如果是概括部分内容要素,答案的指向往往是非常具体的,或原因,或目的,或意义……是主要内容的某一方面。这种题答案内容比较具体,通常在原文中就能找到。因此,答这种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答案素材的定位,看答案在哪些片段中。找到相应文字后,按照横向分类的要求,将答案要素提取出来,如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等。
  例1.(2011年国考A类第一题第二小题)“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例2.(2010年国考B类第一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概括题涉及到对材料的二次归类问题。在归类中,材料主旨相同的只取其一,并列关系的列举,无法归类的放最后。
  相对于概括主要问题与主要内容,概括要素题答案句中的关键词内涵为最丰富,概括要求相对容易一些。
  例3.(2010年政法干警3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蚁族”的群体性特征及造成“蚁族”数量不断上升的原因。(25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准确,400字左右。
  (二)概括主要问题
  申论试题中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概括,就是要求考生查找出指定材料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并对其表现加以说明。
  如果是概括主要问题,总起句应该是:……的主要问题是/有,分述句列举问题的表现。
  例1.2009年国考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例2.2011年国考B类第一题第一小题:“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例3.2009年政法干警1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三)概括主要内容
  申论试题中针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就是要求考生归纳出指定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并加以说明。
  在前三遍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化后的片段材料大意的整合完成作答。答案的构成通常由总起句和分述句构成。总起句是用陈述句完成对题干的转述(……主要内容有:不用表明答案要素惟一的“是”),然后是按人们的认知规律答题。
  如果材料是有序的,就按原顺序写;也即材料较少且主旨不一时,可用主旨叠加法写出答案。
  如果是无序的,我们一般按照三分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将无序的内容以条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出问题往往涉及材料话题的对象本身,以及对象正反两方面的现状;分析问题涉及问题的原因或利弊等;解决问题主要是作出结论部分,是解决该问题的对策,也就是方法措施等。
  通常情况下,申论素材无论多杂,总归是要包括这几大类内容的。而每类内容中的要素是否俱全,不是命题人特意关注的地方。但不论怎样,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一是不能漏,二是不能凑。
  组织答案句子的是最后一步,主要由部分片段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和考生对部分片段材料提炼的主旨句联缀而成,涉及词语的增删调换,句子的修改润饰,前后顺序的调整,句式变换等,目的是使其通畅,且合乎答题字数的要求。至于是否流畅就要看考生本人的语言功底了。
  例1.(2006年安徽省考第一题)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述张保庆副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有关领导参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0分)
  张副部长主要谈了大学生因贫困而不能上大学的原因和解决此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原因有:
  1.部分学生不了解国家政策,没有积极寻求政府和学校的帮助;
  2.某些地方政府以地方财政吃紧为理由,而对助学贷款不热心;
  3.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也对助学贷款呈冷漠态度;
  4.目前大学的学费偏高,一方面是培养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某些大学巧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5.最大问题是部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二)对策有:
  1.教育部将联合财政部做地方政府工作,加大投入,并采取多项措施降低银行风险;
  2.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共同推进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3.对乱收费的学校要严厉查处,同时学生应下功夫了解国家政策,积极寻求学校的帮助。
  例2.(2006年国考第一题):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与概括主要问题的不同之处:
  1.范围:概括主要问题针对的是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对于话题的对象本身以及对象现状的正面情况是无需提及的,这就涉及到排除干扰信息的问题。
  2.方法:主要问题的概括是运用逻辑思维,主要通过抽掉与作答无关的非本质属性,得出问题的本质属性。通过概括得出来的对象性质,不仅能说明和代表“这一个问题”,而且能代表和它属于同一个性质范畴的“更多问题”。当然,考试时通常要列举问题的表现。而概括主要内容可运用信息筛选法,通过定量分析,把非主要信息排除,剩下来的就是主要信息。
  关于要不要写对策内容?
  例3.(2009年政法干警2第一题)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

  四、概括题参考答案评价标准
  准确、全面、简洁、流畅。具体要求如下:
  1.概括的角度要准确
  2.概括的思维要清晰
  3.概括的内容要有信息含量
  4.概括的答案要客观

  五、概括题参考答案的万能句式:
  1.材料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2.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3.这个问题主要表现有:/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4.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
  5.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6.一个方面是……另一个方面是……
  一个问题是……另一个问题是……

  六、概括题解法的依据
  (一)命题者的思维把握
  (二)阅卷现场实践经验

  七、概括型题目解题方法汇总
  1.扩展法——对原资料的段意进行增加式扩展;
  2.缩减法——对原资料的内容进行删减提炼出精华(用于概括案件、案例、领导讲话等);
  3.搬移法——找资料中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作段意;
  4.合并法——先分段进行结构分析,再进行同类合并,串联成文;
  5.分层法——先划清语段的层次,提炼各层的要点,然后加以整合;
  6.变换法——用文字变换数字、图形、图表、图画、图示的内容;
  7.五W法——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六个方面入手,逐一寻找,再根据写作目的和表达需要加以取舍;
  8.归纳法——根据对某类事务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必然联系的认识,得出一般性结论;
  9.演绎法——从一般性知识引出个别性知识,即从一般性前提得出特殊性结论;
  10.分析法——是通过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单独研究,以了解整体的本质的思维方法,又可具体划分为定性分析(回答“有没有”、“是不是”)、定量分析(回答“有多少”)、因果分析(由原因引出结果,回答“为什么”)、可逆分析(结果反过来成为原因的分析)、系统分析(动态的、多层次的分析)等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苏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考题分析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