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之医疗改革
作为一项攸关13亿人口生老病死的民生大计,医疗改革之路20年来越走越难。客观地说,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对卫生国情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不能期望仅仅通过一个部门的努力就改变目前医疗体制的不足。对于此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官方结论和“九成民众不满意“的民间调查,国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的迫切性。
目前的医疗体制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老百姓看不起病,个人负担医药费用比例过大,近年来医疗费用持续的畸形增长,已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个人医疗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在不断加大。从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上看,大多数百姓依然徘徊在医疗保险的大门外。与此同时,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人群,也因为个人负担部分偏高,越来越看不起病。
对于广大低收入的农村地区,形势就更加严峻:起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匮乏,医疗设备老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本没有医疗保障体系,更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如果说城市居民还只是“看病贵”的话,农村人面临的却是“看病难”的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公共卫生的公平性比经济收入和财产分配的公平性更加重要,因为身体健康关系到每个人生命的质量和谋生的潜能。
事实上,医疗改革改来改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患者有其医”,就是让平民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因此,新一轮医改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能不能照顾到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一个不考虑中低收入者利益的改革方案,结果注定将是“基本不成功”或完全失败。医改再起步,需要政府强化而不是弱化其为百姓提供医疗保障的角色意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政府应该本着“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保障绝大多数人看得起病,建立起医疗救助体系。
全面强化政府在医疗方面的职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干预医疗服务体系的地域布局,实现医疗服务机构的合理分布,防止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确保公众都能够得到及时和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是要干预医疗服务体系的层级结构和资源集中程度,基本目标是在健全初级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防止医疗服务体系过度向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三是要干预服务重点,基本目标是使医疗服务体系重视公共疾病预防和控制;
四是对现有的医疗机构不分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属地化的卫生全行业监管,确保其公益性质;
五是要干预技术路线选择,基本目标是使医疗服务机构尽可能选择价格低廉的适宜技术,避免技术路线选择过度向高端发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六是要控制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规范药品集中采购;
七是要控制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服务机构能够对患者提供尽可能优质和适宜的服务,充分保护公众利益;
八是要建立起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
九是要吸收社会性资金进入医疗行业提供营利性服务,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局面。
新一轮医改将以基本医疗系统覆盖90%的人群,并为其至少负担一半的医疗费用为整体目标,并优先保障农村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这将是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征的一个良好开端。